直面纺织服装循环利用瓶颈!看东丽、旭化成、东洋纺等日企巨头新动向
发布时间:2025-08-11     浏览次数:40    发布者:Admin

在全球对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,纺织服装产业的环保问题备受关注。日本的纺织相关企业积极行动,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索,通过推出新产品、新服务,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策略,在环保技术应用方面成果显著。

一、产业背景——高负荷现状与消费者新需求

据日本环境省统计,日本服装供应生命周期用水量高达约83亿立方米,平均每件衣物耗水量相当于11浴缸;二氧化碳排放量介于9000万至9500万吨之间,每件衣物的排放量约等同于255个500毫升塑料瓶的制造排放。从资源循环角度看,经济产业省2022年报告显示,日本每年新增服装供应79.8万吨,使用后约73万吨面临处理,其中仅35%被再利用为汽车内饰、工业抹布等,其余65%被直接废弃。

与此同时,消费者对可持续时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。环境省调查显示,超半数消费者对此有所认知,其中约七成表示关注。消费者认为,"衣物回收便利性"与"信息透明度"是推动可持续时尚的关键方向。

二、现存难题——废旧衣物处理与回收体系待完善

尽管日本通过修补服务、再利用及升级改造等措施延长衣物寿命,但未来旧衣物需求预计减少,工业用途增长空间有限。日本相关部门指出,若要削减48.5万吨废旧衣物(含穿旧衣物、布制品等)的废弃量,需探索纤维到纤维的同级回收再利用模式,以减少废弃物并降低碳排放。

然而,当前回收体系存在多重挑战。在衣物回收方面,其优先级低于食物浪费和塑料垃圾,约40%行政区(按人口计算)尚未实施衣物回收;地方政府回收的衣物中,单一材料占比仅27%,辅料等因素限制了再利用效率;此外,日本政府计划通过补助金支持回收技术开发(预计2025年夏季纳入预算),并出台《纺织品环保设计指南》(2024年3月)及《纺织服装产业环保信息披露指南》(2024年6月),要求大型企业2026年前全面披露环保信息,目标2030年主要企业披露率达100%。国际层面上,欧洲通过《Eco Design法规》禁止废弃衣物,并推行"数字产品护照"追溯材料履历,日本企业需应对海外法规,同时防范"漂绿"风险及人权合规问题。

三、企业实践——多元技术创新引领可持续发展

丰岛:食材再利用染色技术独树一帜

丰岛公司“FOOD TEXTILE”项目今年迎来10周年,构建了“企业-原料商-销售商”三方可持续合作模式:从食品企业及农场收集闲置食材、蔬菜边角料、咖啡渣等,提取天然染料用于纱线与面料染色。该技术已拓展至宠物服装领域,如ONWARD HOLDINGS子公司CREATIVE YOKO旗下品牌“PET PARADISE”与歌手仓木麻衣的联名款宠物-主人同款T恤,即采用此面料并融入宠物主题插画。此外,Asics与Lotte合作的运动鞋(可可豆荚外壳染色)、MoonStar童鞋40周年纪念款、Fujibo Apparel高端内衣品牌“Angle”均应用了该技术。

东丽:环保与革新融合的技术探索

东丽集团以“可持续发展愿景”为核心,聚焦温室气体平衡、资源管理、环境恢复及健康生活四大目标。纺织事业部通过独特复合纺丝技术“NANODESIGN”,推动高功能再生纤维与生物基纤维实用化。成果之一的SillookMirai面料含30%植物源涤纶,通过“NANODESIGN”控制纤维截面,形成异形结构混杂丝束,再现丝绸光泽、质感与“丝鸣声”。该面料兼具抗皱、耐洗及易打理特性,适用于和服等高端服饰。

帝人富瑞特:再生涤纶的长期深耕与多元实践

帝人富瑞特再生涤纶纤维“ECOPET”今年迎来30周年,作为合成纤维回收先驱,其纤维到纤维回收事业涵盖技术开发与跨界合作。公司与良品计画合作,回收门店废旧纺织品并化学再生为涤纶原料;在宣传方面,联合LDH JAPAN为偶像团体EXILE巡演提供“ECOPET”衬衫,并在会场设置回收箱,再生原料用于后续周边商品开发。

旭化成:强化染整技术支持与回收再生探索

旭化成以铜氨纤维“宾霸”为核心,强化环保纤维推广及染整技术支持。针对欧洲环保法规,以意大利为重点,向合作工厂提供减排降耗技术,目标在2025财年完成海外加工体系建设;在回收再生技术方面,公司已将铜氨长丝无纺布“Bemliese”生产边角料作为纺纱用短纤维再利用,未来计划将“宾霸”长纤维生产边角料进行再生毛处理作为纺纱原料,同时开发纺丝过程中纤维素类化合物等副产品的再利用技术。

东洋纺Textile:多领域再生纤维及复合纱线创新

东洋纺Textile公司在棉和尼龙纤维领域提供多种再生纤维产品,开发热塑性碳纤维复合纱线,助力工业材料领域降低环境负荷。公司再生棉纱采用特殊开纤技术保持纤维长度,可纺制100%再生原料细支纱,应用于女装面料;尼龙纤维方面,推出材料回收型“looplon-M”与化学再生型“looplon-C”,后者通过质量平衡法实现与原生料同等品质,已用于工业单丝;热塑性碳纤维复合纱线“CfCYarn”及玻璃纤维复合纱线“GfCYarn”,拓宽车辆部件、福祉用品等应用场景,丰富低碳产品矩阵。

(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)

链接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urqO7ZrSE9VqvnqVDwLZQ

返回列表页